0412025
成长,永无止境-短信验证码接口

成长,永无止境-短信验证码接口

短信接口 | 成长,永无止境-短信验证码接口

此刻,阳光融融,正是学校元旦游园。孩子们的身影在走廊上奔跑,洒落一串串欢声笑语,校园洋溢着无限的快乐。此情此景,让我清楚地感受到新年即将来临。2024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我想回顾一下本年度公众号工作。2024年度,“原创生活作文”每天推送一篇优秀生活作文,从未间断。我们收到的来稿,质量在不断提高,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关注人数持续增多,公众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越来越多的老师、家长和学生。目前关注人数已超3万6千人,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纯公益的平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受众群。这一年,公众号的突破在于,除了推送优秀案例,我们尝试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学生习作推送出来,供读者讨论、评析。这些不那么“完美”的习作,因为有一定的典型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工作还在尝试阶段,我们将继续推进。我们不敢与叶圣陶先生的“文章病院”专栏相比,但若在阅读推送作文的过程中,把文后几位老师的点评也仔细读一读,那收获一定是不小的。我们的作文点评团队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朱建人老师(庄稼人),每日点评还有嘉兴教育学院朱玲娟老师(涓涓细流)、热情家长徐雯老师(知心)的友情加入。多角度地欣赏孩子的作文,能让我们立体化地看到作文与生活、作文与做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生活作文希望达到的目的所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文章的品评者,真心希望大家可以在读完推送的文章之后,留下自己的感悟与见解。若能坚持带着品读赏析他人的文章的心向来阅读公众号中的学生作文,一定会在文章的鉴赏与写作方面有超乎常人的长进。就如古人所言:“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希望公众号真正成为一个可供读者感知,学习,认识“生活作文”理念的平台,使公众号能在推动作文理念转变,作文教学改革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延续公众号寒暑假主题征文惯例,“聊聊课间十分钟”征文自1月25日开启,至3月10日截稿,择优推送24篇优秀来稿。“晒晒我的研学收获”主题征文自6月18日开启,至9月10日截稿,择优推送22篇优秀来稿。寒假“聊聊课间十分钟”征稿,是因为有关课间10分钟的讨论频频在各大教育媒体中出现,“消失的课间十分钟”“安静的课间十分钟”等说法吸引了全社会的目光,成了一大热点。欢声笑语的课间闲暇生活是校园一道不可取代的风景线,也是孩子、家长、老师的期盼。我们以“聊聊课间十分钟”为主题征文,邀请全国的孩子们以文字给课间生活留个小影。虽然也有“吐糟”,但大部分投稿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课间10分钟活泼成长的样子。暑期征文“晒晒我的研学收获”反映出的问题在于投稿者似乎不太能准确把握“研学”这个概念,导致不少以“我的研学收获”为主题的投稿实际并不符合主题,无法用稿。研学不是到此一游,“旅行+学习”的模式,应当是以旅游为载体,在游的过程中有考察的安排,有“游”的体验,更有“研”的探究与“学”的收获。也就是说,研学应当是以“研”为导向去探究和学习的方式,它更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做一些探索,强调的是研究,注重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带着这样的一种目的,才是“研”途皆收获,“学”中悟成长。“研学”不是说说而已,而应从概念走向实践。以智慧和勇气照亮前行的道路,向着无界山海,追日逐月。“我读”征文持续推进中,每季度一期,现为短信验证码接口第二十五期。我们对“我读”专题征文的定位在于,读而有思,思而记录。这个主题佳作频出,但投稿数量少。我们很期待这个专题的投稿能多一点再多一点。我们倡导的读书,不是单纯阅读,而是读而独立思考。既然是思考,及时动笔记录思考所得就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写作,我们才可以把通过独立思考得来的收获整理清楚,变成我们自己的一部分。这种记录本身就是一种思考,这一写的过程对年轻、年幼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读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我们读书不是为了收集别人的观点,而是以自己的见解为基础,把书中读到的兼收并蓄,融入自己的思想中。陶行知先生有一首小诗:“用书如用刀,不快自须磨,呆磨不切菜,何以见婆婆。”说的就是读而为用这个道理。此外,“原创生活作文”公众号也为朱建人老师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跟随生活来写作》提供了大量优秀的例文。而2024年末,这一整套书经过两年的精心编写与打磨,集齐三年级到九年级,终于全部出版了。这可以说是公众号功能的扩展和延伸,能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消解对作文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状况,以摹学的方式有差异地进行写作。AI时代,是什么让人无可取代?我想,那应该是人作为独立的个体,所具备的独一无二的思想。我们存在于这颗星球,是为了找到自己、确认自己、喜欢这不完美却独一无二的自己。用你手中的笔去记录吧,记录下这生活的美好,或者不美好。元启新程,旦愿美好。祝愿“原创生活作文”公众号的读者们,新年新进步,新年新收获。成长,永无止境……